按照市委考核办统一安排,现就市残联党组班子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2022年,市残联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履行主体责任,深耕“贴心残联耀党徽”党建品牌,厚植“凝聚合力听党话、担当助残跟党走”政治底色,守正创新,笃行致远,以实际行动助力“一都四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一)汲取思想伟力,坚定政治方向。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滋养初心、凝心铸魂。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健全完善机关及支部学习研讨制度,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周例会“第一议题”,开展班子带头学、干部轮流学、支部专题学、交流心得学等活动,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让政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二是突出学习重点。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在学习中汲取智慧力量。三是创新学习方式。第一时间抓好二十大精神的传达学习,组织干部职工收看开幕大会,印发学习宣传方案,召开残联系统二十大精神宣讲视频会,开展党支部专题研讨,党组班子深入县级残联和包扶村专题宣讲,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高潮,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牢记殷殷嘱托,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弘扬延安精神。一是深悟讲话内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领悟总书记对陕西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对陕西发展的殷切希望,始终胸怀感恩之心,牢记总书记教诲。二是增强政治定力。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深化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教育引导班子及全体干部继承优良传统,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三是牢记初心使命。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引领残疾人工作,始终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做实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全市残疾人工作行稳致远。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和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在融入“一都四区”建设大局中推动残疾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深化改革激活力。以深化残联改革为主题,精心筹备市、县区残联组织换届,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商洛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换届工作方案》,明确了残联换届的时间表、路线图。二是编制规划聚合力。统筹经济社会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印发了《商洛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配套修订了《商洛市残疾人优待扶助办法》,印发了《商洛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凝聚部门合力,为高质量推动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良好开局添动力。召开市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四次会议暨工作会,制定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分解细化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明确服务“一都四区”建设、推进“五个聚力”、建设“三个残联”的目标定位和“三围绕”“三推广”“三提升”的行动载体,推动惠残民生工作良好开局。四是民生保障增效力。围绕推进“两边一补齐”行动和“三百四千”工程,自觉扛起行业部门责任,制定印发了《发挥残联行业优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五强化五确保”机制,提升驻村帮扶实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紧盯残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涉残领域弱项短板,精心谋划23个惠残民生项目,办好“十件实事”,着力满足全市12万多持证残疾人的迫切需求。五是创新发展释潜力。借力“一都四区”建设和“健康商洛”行动,指导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规范化运营。强力推进省级“陕亮家园”服务试点,制定印发《商洛市关于推进“陕亮家园”试点工作的意见》,聚力打造集残疾人康复托养、就业培训、文体娱乐于一体的家园式服务平台。持续完善丹凤县“辅助器具+综合服务”模式,指导洛南县提升镇级综合服务站效能,形成特色品牌,推动助残服务释放潜能,提质增效。我市惠残民生保障和“陕亮家园”建设工作得到中、省残联充分肯定。
(四)强化责任担当,厚植为民情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深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围绕八个方面突出问题和五个专项整治,深化“学、查、改、建、评”,纵深推进“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大力营造“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二是严格规范管理。以民生保障领域项目资金审计为契机,围绕残疾人证核发管理、惠残民生项目执行等关键环节,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对标对表、举一反三排查整改,班子成员逐县区督导检查,自下而上规范惠残民生资金“一卡通”全流程闭环管理。三是强化服务宗旨。教育引导各级残联和残疾人工作始终守牢“以残疾人为中心”的责任担当,时刻铭记初心使命,坚决守住纪律规矩红线,保持清正廉洁本色,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四是筑牢战斗堡垒。深化“三会一课”,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组织开展支部共建联建、爱心助残、主题党日系列活动,成功创建“模范机关”,通过争做“三个表率”,建设“四强支部”,打造“贴心残联耀党徽”党建品牌,引领机关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五是弘扬清风正气。驰而不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细则,发扬斗争精神,厚植为民情怀,持续巩固“活力、贴心、阳光”残联建设成效。我市1个集体和11名个人受到省政府残工委表彰,先后有3名党员在疫情防控主战场受到市委组织的通报表扬和晋职激励。
(五)坚持自信自强,把牢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总要求,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是坚持自信自强。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延安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武装头脑,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讲好奋进故事。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推进责任制落细落实。依托融媒体资源优势,成立宣传专班,打造“共浴阳光”“商洛残联”等两微一网四号宣传矩阵,多角度、多元化宣传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报道残疾人自强不息奋斗故事,倡导“平等、参与、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发挥残联“桥梁纽带”作用,靶向开展“助力疫情防控•温暖重残家庭”活动。围绕“就业优先•平等共享”主题,市县联动开展“全国助残日”“全国特奥日”,以及“残疾人就业宣传年”系列活动。紧贴“爱我商洛•残健融合”热点话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支持市盲人协会成功举办了首届盲人影屋和迎新春文艺联欢会。我市自强圆梦的“双冠射手”曾永霞获得“2021感动商洛十大人物”特别奖,“商山至孝”阮永琦、“创业之星”郭军鹏分别获得2022年“商洛好人”荣誉称号。
(六)增强法治思维,保障合法权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思想,以法治思维推进残联系统法治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三重一大”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自觉用法治思想指导残疾人工作。二是贯彻法治理念。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严格按照规范程序修订完善《商洛市残疾人优待扶助办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水平。三是保障合法权益。把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宣传与“全国助残日”等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增强残疾人法治意识。紧抓“四城联创”机遇,合力消除城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盲点”。配合做好“12345”“12385”并线运行工作,妥善受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有效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七)夯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屏障。统筹疫情防控和惠残服务,主动扛牢安全生产责任。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住安全底线,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二是细化防控责任。认真贯彻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明确党组主体责任,细化班子成员包抓责任,召开重点工作视频推进会议,传达中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安排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服务机构及服务对象安全。三是加强安全监管。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及时防范化解食品安全、消防、供电用气等安全隐患。建立日报告制度,指导县区加强对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安全检查,从严从细抓好制度落实,尽职尽责保障安全生产。
二、存在问题及根源剖析
客观分析,残联党组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不够系统全面,指导残疾人工作实效性不强。二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够有力,特色亮点不够鲜明。三是创新基层治理,统筹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思路不宽、措施不力。四是健全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融入乡村振兴还存在许多短板,与残疾人的需求和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差距。
分析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论武装方面。推进理论学习方式方法不够灵活,系统性不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储备相对较弱。二是推动创新方面。对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调研不深入,把握得不精准,缺乏跳出残联看残联的全局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存在保守思想和思维定势。三是组织建设方面。残疾人工作量大面宽的现实与残联机构编制较少的实际相冲突,具体工作中往往存在调度不开、疲于应付现象,统筹能力和执行能力不足影响到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服务能力方面。宣传的深度、广度不够,服务残疾人的方式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不强,社会对残疾人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加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重道远。
三、改进努力方向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市残联党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工作要求,强化政治引领,树牢以残疾人为中心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切实办好残疾人民生实事,兜牢残疾人基本保障底线,维护涉残领域和谐稳定,努力为“一都四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统揽,持续加强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对标对表学、融会贯通学、见行见效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强化残疾人工作的政治引领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以“十四五”规划为推动,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扎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扭住“巩固、创新、提升”关键,着力补齐短板,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在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上取得新成效。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残联组织换届为契机,持续深化残联改革,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残疾人工作放在全市“一都四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努力在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体制机制、推动创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四)以落实主体责任为重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对标“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始终同残疾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着力塑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为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