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5月15日,全市残联系统扶贫就业基地观摩会在洛南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地观摩项目创建基地,围绕示范引领、资源整合、创新驱动、完善机制,提高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规范化建设水平进行认真交流,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夯实惠残民生工作基础。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房立学出席会议并讲话,洛南县政府副县长李晓虎致辞,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刘淑玲主持会议。

▲商洛广都工艺品加工有限公司作为苏陕对口扶贫协作企业,是洛南县重点培育的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计划安置60名残疾人实现就地或居家就业。

▲洛南县七彩田园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以发展食用菌袋料香菇为主导产业,目前已建成350个食用菌大棚,入社成员72人,其中残疾人4人。

▲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主要从事以小麦秸秆、玉米苞叶为原料的草编工艺品研发、加工、销售、出口、技能培训等,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残疾人”的生产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客户+外贸企业”的销售模式,辐射带动18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前往洛南县苏陕扶贫协作社区工厂(商洛广都工艺品加工有限公司)、洛南县七彩田园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处观摩。大家一路想、一路看、一路议,对照先进找差距、谋打算、谈措施,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观摩交流,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也学到了一些真招、实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会议指出,做好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项目建设,是各级残联组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全市残疾人事业追赶超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残联机构改革的务实举措。此次洛南县实地观摩点,是我市近年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指引下,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和措施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代表。与会人员要发扬经验、正视不足,保持定力、鼓足干劲,切实把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项目建设抓紧抓实。

会议强调,当前,推进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要善于从不利因素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践行“以残疾人为中心”工作理念,抢抓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打破僵化思维、拓展培育途径,充分发挥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在扶残助残、带贫益贫,稳定和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福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坚持基本原则,严格依法依规培育,严把项目建设质量,严肃公开公正评审,严守清正廉洁底线,确保惠残项目资金使用质效实现最大化。要优选项目主体,按照“企业经济效益规模化、产业链条与残疾人深度融合、区域辐射带动优势明显、企业法人诚实守信有爱心”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扶贫、就业基地标杆项目,将更多残疾人捆绑在产业链上,确保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要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线上线下平台宣传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坚持择优培育、规范项目审批、加强跟踪监管,着力提升工作效能。要夯实主体责任,按照企业依规创建、县区审核推动、市级指导监管的责任链条,精准服务惠残企业发展,推进项目落实落地。要落实工作要求,树牢务实求效的政绩观,善于运用改革创新的方法破解难题,进一步总结提炼观摩点经验,在健全体制、激活机制、增强动力、形成合力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扶贫、就业基地区域品牌,进一步提高示范引领效果。
就做好当前重点工作,会议要求,要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热潮,以“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抓好各项惠残民生保障工作。要始终坚持“四个统筹”(即:统筹疫情防控和惠残民生保障工作、统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十条扶持措施、统筹抓好项目建设和规范管理工作、统筹推进残联机构改革和作风建设)工作思路,聚焦主责主业,以2019年残疾人事业发展项目资金专项检查为契机,定位“同步小康”“五个聚力”和建设“三个残联”目标不动摇,加快推进残联机构改革、精准康复、就业创业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重点工作,努力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助力残疾人同步够格迈入小康。

会上,各县区残联、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扶贫、就业基地负责人,残疾人脱贫户代表等先后发言,并围绕加强基层残联组织作风建设,巩固提升惠残民生保障工作成效进行了交流探讨。
市残联全体执行理事,各县区残联、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业务骨干等参加会议。